企业信息化建设
电子商务服务平台
 
当前位置: 交易信息网 » 资讯 » 商业评论 » 1月CPI同比上涨2.5%超预期 通缩风险抬头

1月CPI同比上涨2.5%超预期 通缩风险抬头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02-14  浏览次数:75
 2月14日统计局公布,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今年1月份,全国CPI同比上涨2.5%。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.2%。
 
此外,1月PPI年率-1.6%,环比下降0.1%,与预期持平,连续23个月负增长,通缩风险继续累积。
 
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超预期
 
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4年1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.5%。其中,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.7%。具体而言,鲜菜价格上涨12.1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.37个百分点;鲜果价格上涨11.0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.23个百分点。
 
未来个别月份CPI涨幅或低于2%
 
对于未来的物价走势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,自2013年四季度以来,CPI涨幅有趋缓的趋势,近期猪肉价格也开始出现了反季节的下跌,考虑到当前生猪存栏量仍维持在高位,猪肉供应不会有明显波动,预计2014年一季度猪肉价格仍将维持弱势。综上分析,2014年一季度CPI同比涨幅可能低于2.5%,个别月份甚至可能跌破2%。
 
但也有分析指出,2014年物价仍有一些不确定性。随着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,水、电、煤、气等价格上调可能性较大,从而导致物价波动,这尤其需要关注。
 
需要指出的是,发改委等五部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,要求各地在2014年3月底前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。
 
通知要求,各地要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%—4%之间(具体由各地结合情况自行确定),或CPI中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10%,作为联动机制启动临界条件。当CPI或者CPI中的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临界条件时,要及时启动联动机制,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。
 
流动性仍将偏紧
 
由于通胀数据并未大幅超出预期,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央行不会在近期放松货币政策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,未来流动性紧平衡将是常态。
 
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,预计未来只要增长尚在目标区间,央行便不会放松货币政策,以期降低金融系统的杠杆。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表示,经济下行还没有差到需要央行出手,而且央行已经拥有了平抑市场利率的操作工具,在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大趋势下,至少在2-3个季度内,不必对央行放松政策存有太多期待。
 
不过沈建光也警告称,当前不断推高的利率水平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,展望未来,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,央行预计利率中枢或有进一步抬升空间。考虑到产能过剩企业、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企业对资金价格并不敏感,受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,预计受到负面冲击最大的将是中小企业。
 
通缩风险抬头
 
1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.6%,环比下降0.1%,为连续第23个月负增长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.7%,环比下降0.1%。
 
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认为,在生产资料价格方面,通缩的压力已经相当明显。这反过来印证了经济增长的疲软。在这次的预测调整中,我们将2014年全年CPI预测从之前的3.0%下调至2.7%,全年PPI从之前的1.0%下调至0.5%。
 
早在1998年-2002年中国出现持续通缩期间,就曾出现过此前1997年至1999年31个月、2001至2002年连续20个月PPI连续负值。
 
海通证券进一步证实了当前通缩危机逐渐显现:当前也出现类似15年前的问题:首先,2008年后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,较为典型的有采掘、有色、钢铁等传统行业,存在降杠杆需要;其次,过去10年制造业高增速下产能过剩,随着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推进,增速未来或长期趋于下降;再次,地产调控、刚需成为购房主力的背景下,地产销量、开工增速存在下行风险。
 
分享与收藏:  资讯搜索  告诉好友  关闭窗口 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:

新闻视频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最新文章